文化礼堂国庆长假“滋味足”
越剧、小品、歌舞……10月4日18时30分,双林镇向阳村文化礼堂内热闹非凡,该村国庆剧场正在举行一场由镇戏曲社和村民共同参加的文艺演出,精彩的表演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当天刚过18时,文艺节目还没开场,文化礼堂外的舞台前已座无虚席。坐在最前排的是村民钱海江,正和一旁的村民王玉泉计算着新房的装修进度,“争取今年搬进去吃年夜饭。”
室外跳得热闹,室内唱得也热闹。一套专业的音响设备、3D电影放映室,让许多爱好唱歌的村民过了一把瘾。
而在30多公里外的和孚镇荻港村,“禅武堂”武术馆正式成立,成了该村文化礼堂的一部分。村民张央囡激动地说:“小时候就看村里的武师打拳,等了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她边说边拿出相机,拍摄现场舞狮、练拳等传统表演。
国庆长假期间,我区利用各种资源,盘活民间文艺力量,结婚礼、成人礼、重阳敬老礼等礼仪活动在57座文化礼堂举行,通过菜单式服务,变群众被动为主动的需求文化服务。
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南浔镇迎春村创新性地把未成年人教育引入文化礼堂。仪式结束后,村民用自己的声音演绎村歌,上演了一场“迎春好声音”,展现了近些年村庄发展的新风貌。
重阳节将至,建有文化礼堂的村不约而同地结合“好婆媳”“好邻里”等乡风评议活动,策划起重阳敬老礼,表彰孝敬老人的先进事迹,传递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美德。
这两天,双林镇俞家埭村村干部俞英忙个不停。趁着国庆老人和家中子女在家,村里提前张罗着晚辈给长辈行孝礼的活动。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我区部分行政村的文化礼堂在假日期间变成了旅游景点。河面上菱花点点,亲水平台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在“竹墩十景”的掩映下,菱湖镇竹墩村文化礼堂展示馆内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该村的“前世今生”。
在南浔镇息塘村,通过承接乌镇景区溢出效应,乡村旅游发展得有声有色。在时光列车项目现场的蓝图前,一个以集装箱为主题的民宿跃然纸上。今年国庆,该村开启“文化礼堂+乡村旅游”模式,构建了以文化礼堂为核心,农耕陈列馆为补充,农家乐、民宿为配套的文化旅游链。国庆期间,村里共接待了600多名观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