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日报】党建红带动发展绿
见习记者戴佩佩
在南浔区旧馆镇港胡村,沿着湖浔大道驱车一路向西,100多幢明清古建筑鳞次栉比,岸边沿河而建的连廊,延绵1公里有余,小河由毓秀桥、沈氏桥、夏家桥3座古桥横跨相连,南岸是青砖黛瓦的老民居,绝大多数仍保留着原本的风貌,散发着古典雅致的气息。
古朴的另一面,是该村近几年建造起的大型村民广场、农贸市场、宴会厅、文化大舞台等现代便民基础设施。遇上好天气,每天晚饭后广场上都会聚集二三百人,跳舞的跳舞,打球的打球,健身的健身,欢声笑语,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村里的老人说,如今的港胡村和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五星文化礼堂……细数村庄近年来获得的荣誉,该村党总支书记钱建强感慨地说,港胡村从一个环境脏乱差、集体经济收入低的薄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靠的是党员和村民。
近年来,该村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不断刷新产业模式,创造着乡村故事,持续激活当地的一草一木,大踏步迈向乡村振兴。去年全年,该村工农业总产值达3.78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1万元。村庄环境脏差?敢于壮士断腕
自2002年港胡村由旧馆镇最西端的港南埭村与胡家埭村两村合并以来,村里渐渐形成了以地板、线条、丝绸和粮食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小个私企业160余家,集体经济逐步壮大。然而,进村道路两侧布满了木线条、胚板加工企业,整体环境脏乱差,刚修好的柏油路经常是没多久就被运木头的大卡车压坏,住在附近的村民更是因飞舞的木屑而常年闭窗。
2017年7月,在“散乱污”企业整治淘汰工作启动后,该村村两委立即行动,组织村干部和党员挨家挨户给业主宣传政策、构画蓝图。“万事开头难,当初还是多亏了老书记钱子根带头签约拆除。”钱建强告诉记者,正在拆除签约工作一筹莫展的时候,是钱子根第一个在拆除协议上签了字,将自己经营多年的粮食加工厂关闭。
钱子根的行为对全村存在观望心态的“散乱污”企业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随后的签约拆除工作势如破竹,该村在3个月内便完成了村域内140家“散乱污”企业的清零工作。
随后,该村从农房集聚、硬化道路、农户改厕、栽花种草等方方面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该区农房集聚试点村,村两委多次商讨方案,带着村民代表、党员等前往南浔、德清、桐乡等区内区外近10个村庄实地走访考察,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汲取各地农房集聚点的建造优点,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最终,通过统一设计、施工,建成了沿袭古村落风格的徽派建筑农房集聚点。目前,该村农民集聚房“港胡新村”一期42户已顺利入住,二期已有近50户报名。
村子环境好了,受益的最终是村民。对此,家住旧重线的村民莘红霞体会最深。“以前,我家几乎是住在一堆木业小作坊之间,门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最为严重。”莘红霞说,如今经过整治提升,跨出家门的心情也不一样了。村级收入缩减?掘金美丽经济“散乱污”清了零,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就成了问题。为此,村两委做起了古村落的文章。港胡村的港廊上古集镇、古村落、古集市保存基本完好,极具江南水乡小镇的风情,外地游客经常慕名而来。
为使古村落更具吸引力,该村结合“美丽宜居示范村”“十线十景十小镇”等政策项目,前后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对沿河的70间房屋改造维修、800米的河岸进行生态砌石及护栏建设,进一步还原了古村风貌。今年以来,村两委又开始筹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仅半年,中心就建成并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眼看着村庄立足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党员金建新萌生了建立村内首家民宿的主意。作为土生土长的港胡人,金建新率先将自家老宅改建成具有民国风情的民宿。“港胡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古村落又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筹划中的位于吴兴区八里店镇南片区域潞村的世界乡村旅游大会承办会址距离古村落仅十多公里,村子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金建新对家乡寄予希望的背后,就是近年来港胡村提速发展的最佳体现。
眼下的港胡,沿着入村大道一路行走,整齐的白墙黛瓦在两旁红灯笼的照映下,呈现出一幅水乡美景。村里通过土地流转、项目入股保底分红等,集体经济收入翻倍。越来越多的村民都靠着乡村旅游开起了农家乐和客栈。大家的腰包鼓了,笑容都写在脸上。
如果说党建的“红色引擎”是带动“绿色产业”崛起的生动体现,那么乡村旅游又是该村着力塑造“悠悠古韵、美丽港胡”党建品牌的又一张特色名片。村民钱包不鼓?党群联手致富
连日来,港湖村鑫勤粮食加工厂厂长陈建强正忙着与技术人员研发与新品种相配套的新种植技术。鑫勤粮食加工厂位于该村1380亩的省级粮食功能区内,该功能区以规模化粮食加工为基础,以“红色生态产业链=生态粮食产业化+绿色生态科技+农业合作社+农户”为农业产业模式,有效构建起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绿色农产品企业带头者,加大对农业发展的研发是我们一贯的做法。”作为红色生态产业链的重要一份子,陈建强近日带头研发出一款品质稳定、质量安全、商品属性强的新产品。该种“党建+产业”的模式打破传统农业合作社“低、小、散”的发展瓶颈,强化党支部与合作社、社员间的沟通联系,完善技术提升和人才引进机制,让绿色农业品牌和绿色食品工业品牌形成互补效应,进一步推动该村绿色产业发展。“企业抱团发展、比学赶超,路子才越走越宽。”钱建强说。前不久,村里办了一场主题党日活动,来自红色生态产业链上的党员企业家和村两委成员等几十人聚在一起。会场气氛热烈,位子不够,一些企业家就搬椅子坐在过道上,有的干脆站着听。“目前,绿色产品普遍存在着品质不稳、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商品属性不强等问题,急需开发新产品”“同时,还要研发与新品种相配套的新技术,并迅速有效地进行推广,树立绿色农业产品品牌”……会上,党员企业家们围绕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市场知晓度、认可度和竞争力,让绿色农业品牌和绿色食品工业品牌形成互补效应,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主题出谋划策。 这样的党日共学、区域共建,正是港胡村近年来强劲发展,村民联手共同致富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