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求变供给侧释放新动能
本报讯(记者张斌)腊月时节,走进练市镇西堡村“红美人”种植基地大棚,只见满眼绿意,橘苗长势旺盛,一辆小型货车正在大棚中央自动喷洒农药。
小型气象站“入住”柑橘大棚,蔬果大棚有了“智慧头脑”,种草种出丰产土,农民化身“技术控”……近年来,我区围绕“精致农业”主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生态+”“互联网+”模式,拉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打造精准农业品牌,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埋在地里的传感器实时收集温湿度、风力风向、土壤水分等各种数据,并传输到控制室电脑系统中,对比此前人工预设的植物最佳生长参数,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能自动控制幕布启闭、喷雾系统开关,从而调节大棚内的温、光、水、气等。”基地负责人严中正介绍,通过手机或电脑遥控平台,在办公室也可查看作物生长情况。
西堡村的橘园,只是我区众多“科技范”十足的农业基地中的一家。近年来,随着稻虾米、蚊帐稻、网红瓜、跑道鱼等特色农业品牌的落地,传统农耕焕发新的生机,特色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我区现代农业画卷已绘成锦绣风景。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生态放心农产品的主题,紧紧盯住市场消费升级的需要,扭住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牛鼻子”,催生着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布局落子,呈现出集聚南浔特色的新路径。
近日,位于练市镇的湖州绿藤生态园内,工作人员正在大棚内打理从台湾地区引入的2亩睡莲。不同于本土的荷花,大棚内出产的莲花均可以泡茶,里面的汁液还能用来敷面膜。
“新品种带来不仅是对以往农业模式的颠覆,更为生态园带来了一地多收成的新路子。”负责人蔡洪根告诉记者。
如今,“科技范”“品牌范”,我区现代农业一个“范”也不缺。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沟相通、渠相连,一场重塑乡土式的试点建设在双林镇大虹桥粮食功能区1万余亩的土地上展开。区农合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的运作模式,建立水稻烘干中心及育秧中心,引进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植保机等农业机械,在功能区内开展“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的社会化服务。并从供给端着手,试验生态水稻,不卖稻谷卖大米,打响“浔稻香”“稻虾米”生态大米牌子。